周末走进“开课典礼”:社科院工商管理在职博士开放试听,先体验再决定
“周五还在深圳谈并购,周六就坐在北京教室里听中央政治局授课专家开学典礼,拆解‘数字经济平台治理’,这样的节奏,正是社科院工商管理在职博士的日常。”——当全球化竞争、AI迭代、双碳合规、数据资产入表同时压在肩头,35-45岁的企业高管普遍面临“决策半径扩大、认知半径跟不上”的痛点。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A股董事长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首次突破18%,而国务院国资委2023年11月印发的《中央企业董事会工作规则(试行)》再次强调“外部董事应具备战略研究与宏观政策解读能力”。一纸政策,让“在职读博”从锦上添花变成刚需。
然而,真正走到报名这一步,多数人却被一连串现实顾虑“劝退”。时间、学费、研究方向、家庭平衡、证书用途……任何一环卡住,都可能让深造计划搁置。以下五个阻碍点,或许正是你此刻的顾虑——而简章里的安排,恰好给出了对应的解法。
1:时间碎片化
每月只能空出两天,传统博士学制3-4年,战线太长。
解决:简章明确“两年制,每月集中一个周末授课两天”,寒暑假不上课,与上市公司财报季、政府预算季错峰。
2:学费决策风险
14.8万对高管不是小数目,怕“课程与需求错配”。
解决:北京、上海、广东三地同步开放试听,任选《战略管理与企业转型》或《数字经济与平台转型》任一模块,现场感受中央政治局授课专家何德旭院长的政策拆解,再决定是否缴费。
3:研究方向模糊
企业正从传统制造向“产业+数据”转型,担心课程滞后。
解决:简章列出12大方向,含“产业转型与升级、数字经济与平台转型、科教文卫产业经营与管理”,当天试听即可领取最新课程表,确认案例是否覆盖自身赛道。
4:家庭与工作平衡
孩子国际学校家长会、董事会临时会议随时插队。
解决:试听当天可现场体验“课堂同步直播+课后48小时回看”系统,缺课可通过录播补课,导师一对一辅导,确保不落下进度。
5:证书含金量
担心非学历教育无法用于职称或落户。
解决:结业证书加盖钢印、红印、统一编号,可在人社部“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官网查询,用于积分落户“继续教育”加分项,亦可作为后续同等学力申博的课程证明。
试听流程
在线提交《试听申请表》+名片;
收到教务老师回执,确认试听地点(北京/上海/深圳);
提交相关资料进行报备入场参与开学典礼等课程。
现场填写《缴费意向单》,若一周内未缴费,试听记录自动失效,无需承担任何费用。
名额与截止
本轮试听限额30人,按报名顺序排期,2025级北京班、上海班、广东班剩余席位已公布,额满即止。如需锁定试听时段,可点击页面右侧“在线老师”发送“姓名+试听城市+手机号”,获取试听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