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ESG课程如何助力企业接轨国际披露框架?在职人士的必修课来了!
“当风向转变时,有人筑墙,有人造风车。”作为企业管理者,你是否正在焦虑:国际合作伙伴要求ESG报告符合欧盟《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投资者频频问询气候相关财务披露(TCFD)进展,而国内ESG标准尚未完全与国际接轨?一边是“双碳”目标的政策高压,一边是跨境业务的合规壁垒,如何在绿色转型中掌握主动权,成为职场人亟待破解的难题。
国际ESG合规为何成了职场瓶颈?
政策衔接的紧迫性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我国明确要求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而国际层面,欧盟CSRD等规则对在欧经营企业提出严苛披露要求。若企业ESG能力滞后,可能面临市场准入限制或融资成本上升的风险。
知识体系断层
国内ESG教育聚焦基础理论,对国际主流框架(如TCFD的气候情景分析、GRI标准的数据治理)缺乏实操解析,导致企业报告难以获得国际认可。
资质认证短板
国际机构更看重权威培训背书,而国内系统化、国际化课程稀缺,从业者常陷于“有经验无认证”的困境。
社科院的ESG课程如何赋能国际合规?
1. 课程深度衔接国际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ESG高级课程班严格对标政策与行业需求:
热点前沿课:“全球ESG发展趋势分析”“气候变化与企业应对策略”等模块,解析国际披露框架演进脉络,涵盖TCFD、GRI等主流标准的核心逻辑;
专业方向课:“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与透明度管理”直击数据收集、指标量化等实操难点,助力企业构建符合国际要求的披露体系;
移动课堂:通过实地考察与案例研讨,剖析央企、跨国公司的ESG落地经验。
2. 权威师资与政策智库优势
课程师资均来自简章公布的专家名单:
李雪松(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主导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深度参与“双碳”战略设计;
庄贵阳(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作为气候变化经济学权威,专注国际气候治理规则;
林彬(中华环保联合会ESG专委会主任)牵头民营企业ESG标准建设,推动国内实践与国际接轨。
3. 双重认证强化职业竞争力
学员完成考核后,可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结业证书,满足条件可申请博士学位,为参与国际项目竞标、高管晋升提供权威背书。
为何是ESG人才的必选项?
政策刚性需求: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2023年实现ESG专项报告“全覆盖”,系统化知识储备成为管理层刚需;
灵活学习模式:每月周末集中授课,工作学习无缝衔接;
圈层价值:与全球上市公司高管、科研专家同窗交流,拓展ESG领域高端人脉。
抢占补录席位,开启职业新篇章
社科院ESG高级课程班限额招生中,小窗在线老师,占领少量补录名额。
你的ESG专业进阶,或许就始于这一次主动追问。
上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