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课城市
郑州、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教学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社科要闻

“两山”理论让中国水环境保护成效卓著

——访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客座教授阿西特·比斯瓦斯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在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中,水资源保护是重要议题。国际水资源协会和世界水理事会联合创始人之一、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客座教授阿西特·比斯瓦斯(Asit K. Biswas)在过去40余年里多次访华,十分关注中国的水资源和环境问题。近日,记者围绕水资源保护、治理和管理等相关议题对比斯瓦斯进行了采访。他表示,虽然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十分复杂,但目前中国政府正积极应对,并已初见成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环境问题将得到妥善解决。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是如何与中国结缘的?


  阿西特·比斯瓦斯:我第一次来中国是1980年受中国政府邀请到中国长江流域访问,为“南水北调”工程计划提供咨询意见。当时,专家团队包括9位外国专家和30位中国专家,我是外国专家团的领队。


  我在1983年应中国专家团队成员、时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教授刘昌明(现为中科院院士)之邀,参与由他主编的《远距离调水:中国南水北调和国际调水经验》的编写。这是我和中国水利专家合作的第一本著作。1985年,我和当时的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曲格平合编的《发展中国家环境影响评价论文集》出版。


  我和中国学者在水环境、水管理和发展问题上的学术往来十分密切。过去40余年里,我每年至少到中国访问一次。最近几年,我平均每年来中国三次,每次一个月左右,到不同的城市或地区了解中国水工程和水管理情况。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您看来,中国对全球水环境保护作出了哪些贡献?


  阿西特·比斯瓦斯:最明显的贡献是过去20年里,中国农业灌溉用水比重大大降低,至少减少了10个百分点。中国灌溉效率提高得很快,中国水利工程质量也是全球领先。


  中国水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很有特色,如深圳的水污染治理,公众在向政府反映污染情况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中国还有些水资源管理方法也很有效率,但这些经验不能被复制到世界其他国家。与此类似,世界其他国家的一些管理经验直接在中国使用也不一定会产生好的效果,所以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要特别关注本国实际。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在水环境保护方面有什么令您印象深刻的地方?


  阿西特·比斯瓦斯:中国过去强调经济的高增长而忽略了环境保护,现在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强调生态保护。正如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一样。现在看来,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切合中国国情,发展成果令人振奋。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对中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水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有何建议?


  阿西特·比斯瓦斯: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作为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众多,水资源受气候变化、经济发展的影响更为敏感和直接。当前,这些地区还能适应水文气候的变化,但是如果将来出现严重的气候灾难,这些地区将受到极大损失。经济越发达地区越应重视水资源环境保护,这也是全世界的经验与教训。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认为,中国水环境保护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阿西特·比斯瓦斯:首先,要明显改善水质。其次,水管理要从“硬”科学向“软”科学转变,从以工程、经济为导向的学科,转向社会、哲学、法律、环境等诸多人文学科的交叉学科。在水管理方面,要鼓励更多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介入。如何加快这一进程是个世界性课题。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认为,未来,中国应如何加强水资源生态保护?


  阿西特·比斯瓦斯: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保护问题与其他很多问题息息相关,尤其是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中国在数十年的时间里,向世界展现了非常成功的经济实践,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我认为,中国经济在经过了4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给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在水、空气污染的防治方面,中国也会在未来20—30年的时间内,出现非常大的改观。到那时,中国的发展和环境保护会成为令人信服的、值得世界各国学习与借鉴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请输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打给您,接听免费!

如何称呼您 :

您的电话 :

意向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