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课城市
郑州、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教学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教务通知】|人文社科综合高级课程班本周末上课通知

微信图片_20200828093958.jpg

授课安排

课程主题:《国学概要》、《经学经典解读》

上课时间:

《国学概要》——2020年9月19日(本周六)

《经学经典解读》——2020年9月20日(本周日)

上午9:00-12:00  下午14:00-17:00

授课班级:人文社科综合高级课程班

授课方式:面授

授课地点:郑州郑东新区龙子湖利丰国际大厦9楼

授课老师:罗检秋老师


师资介绍

罗检秋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清代民国的思想文化史、近代社会文化史,已出版学术专著多部,发表论文数十篇。论著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部优秀科研成果奖。电子邮箱:lluojq@163.com

研究方向:清代民国的思想文化史、近代社会文化史。

学术成果:

一、专著:

《清代汉学家族研究》,50万字,独著,中华书局2019年将出版。

《文化新潮中的人伦礼俗(1895—1923)》,48万字,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嘉庆以来汉学传统的衍变与传承》,46万字,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近代诸子学与文化思潮》,27万字,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新会梁氏:梁启超家族文化史》,36万字,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三卷,40万字,独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文化发展史·晚清卷》,45万字,合著(第一作者),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史》,86万字,合著,中国社会科学社2015年版。


二、独著论文(转载从略)

《桐城派与张惠言的汉学》,《安徽史学》2019年第3期。

《清代汉学的家法观念辨析》,《中国史研究》2018年第2期。

《清代汉学家的学术精神片论》,《史学集刊》2018年第6期。

《从传播媒介看近代墨学兴盛的因缘》,《安徽史学》2019年第1期。

《论孙诒让的经世之学》,《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

《族学与经学——从基层社会探寻清学的源头活水》,《湖北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

《清代的髦儿戏》,《文史知识》2018年第11期。

《郭嵩焘的庄子学阐微》,《人文杂志》2017年第10期。

《清代汉学家的族谱论》,《安徽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社会变迁与清代汉学家的宗族观念》,《河北学刊》2017年第4期。

《清代家学脉络中的汉宋关系》,《安徽史学》2017年第3期。

《士人交游与文献传播》,《史学月刊》2017年第1期。

《著书难为稻粱谋——〈论语正义〉的刊行及所见清代士人生活》

《清史研究》2016年第4期。

《试析清代汉学分派的困境》,《江海学刊》2016年第3期。

《汪中礼俗观念的思想线索和社会背景》,《安徽史学》2016年第1期。

《商业化与近代京剧的变迁》,《人文杂志》2016第3期。

《乾嘉两朝的文治变化及其学术效应》,《清史研究》2015年第1期。

《清代思想史上的诸子学》,《安徽史学》2015年第3期。

《家学传衍与乾嘉汉学的转变》,《安徽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清末民初宗教迷信话语的形成》,《河北学刊》2013年第5期。

《论五四时期的“独身主义”》,收入《第二届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从“新史学”到社会文化史》,《史学史研究》2011年第4期。

《坤角如何走红——社会文化史视野中的民初京剧》,《河北学刊》2011年第2期。

《近代京剧西化的内在缘起及得失》,《江海学刊》2010年第1期。

《清末民初知识界关于“文明”的认知与思辨》,《河北学刊》2009年第6期。

《士庶文化的貌合神离——五四新潮中的京剧舞台》,

《人文杂志》2009年第5期。

《近代从“文明”到“文化”的思想过渡》,《光明日报》2009年6月30日。

《清末仁学的开展与困境——从学术上看戊戌思想家的悲剧根源》,《清史研究》2008年第3期。

《学术调融与晚清礼学的思想活力》,《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5期。

《国学与汉学——清末民初学术传承的再探讨》,《近代文化研究》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7年。

《学术调融与思想改良——曾国藩、郭嵩焘的礼学思想述论》,《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西潮冲击下晚清汉学的调适与演进》,收入《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年。

《汉宋之间:宝应刘氏的学术传衍及其意蕴》,《清史研究》2006年第3期。

《晚清汉学的源流与衍变》,《光明日报》2006年6月5日。

《嘉道年间京师士人的修禊雅集与经世意识的觉醒》,收入《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

《晚清汉学传统之演变》,《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清末正统汉学家的学术二重性》,《明清论丛》第六辑,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

《从清代汉宋关系看今文经学的兴起》,《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1期。

《清末民初考据学方法的发展》,收入近代史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近代道家思想的新开展》,《道家文化研究》第20辑,三联书店2003年。

《朱谦之与道家》,《道家文化研究》第20辑,三联书店2003年。

《清末古文家的经世学风及经世之学》,《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6期。

《也说国学》,《文史知识》2000年第1期。

《“整理国故”与五四新文化》,《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1期。

《诸子学与五四思潮》,(香港)《二十一世纪》1999年10月号,总第55期。

《近代道家学术思想的演进》,《光明日报》1997年9月2日。

《家庭伦理与五四女性解放思潮》,《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第1期。

《晚清子学复兴的启示》,《光明日报》1995年3月20日。

《民国初年的婚俗变革》,《妇女研究论丛》1996年1期。

《从魏源〈老子本义〉看清代学术的转变》,《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1期.

《章太炎与诸子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五四新文化与晚清学术传统》,《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年第5期,中华书局。

《西学与近代诸子学的发展》,《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梁启超与近代墨学》,《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3期。

《近代墨学与西学》,《中州学刊》1991年第3期。

《近代墨学复兴简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增刊。

《近代墨学复兴及其原因》,《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1期。


三、译文、编纂等

《改革、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1900-1906年中国的禁烟运动与英美影响》,3.4万字,译文,《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25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在传统与近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20万字,合译(自译10万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

《梁启超心语》,编纂资料,25万字,岳麓书社1999年版。

《吴铭能著〈梁启超研究丛稿〉读后》,书评,(台湾)《书目季刊》第35卷第4期,2002年。

《另一种文化传承》,《寻根》2000年第1期。

《师从龚书铎先生读研记》,《中华读书报》2014年9月24日。


1600247596(1).jpg

请输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打给您,接听免费!

如何称呼您 :

您的电话 :

意向专业 :